中国裁判的专业水平若想取得长足的进步,仅仅观看他人的比赛并坐等是不够的,必须在实际的赛场上与外籍裁判一同执裁,亲身感受和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这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成长的必要过程。
在CBA总决赛第二场比赛中,广厦男篮经过艰苦的较量,成功逆转击败了北京男篮,将总得分扳平。然而,本场比赛的裁判之一闫军却意外地成为了热搜的焦点。尽管本场主裁判是来自土耳其的裁判,但闫军因其过往的争议性判罚而备受关注。
比赛结束后,外界对闫军的判罚产生了质疑。广厦队的罚球数远超北京队,犯规数的差异也引起了观众的不满。而由于其他两位裁判均为外国籍,球迷们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闫军身上。总决赛第一场的三个裁判同样全部来自国外,尽管他们的判罚尺度存在差异,但有了闫军这个“挡箭牌”,舆论的压力似乎全都指向了他。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如周琦被吹罚进攻犯规的判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而比赛过程中频繁的响哨也让解说嘉宾杨鸣直言比赛观赏性降低。此外,闫军在执裁辽宁男篮比赛时的争议性判罚更是加剧了球迷对他的不满。
尽管有网友以调侃的方式质疑闫军是否带着任务来比赛,但这并不应该成为评价一场比赛或一个裁判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裁判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外籍裁判一同执裁,以提升自身水平。同时,在如此敏感的总决赛中,国内能够担当大任的裁判并不多见,因此对于闫军敢于在总决赛中响哨、进行判罚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肯定与支持。
总之,对于中国裁判的业务提升,我们应持开放与支持的态度,期待他们在与外籍裁判的合作中不断学习、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加公正、专业的比赛体验。